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1月17日下午,学校召开“思想道德与法治”课集体备课会。党委书记陈国忠,党委副书记、院长殷忠勇,党委副书记王辉,副院长张慧、吴芹,纪委书记郑习武,宣传部部长胡勇出席备课会。会议由王辉主持。

集体备课会现场
会上,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汇报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值准则》的教学思路。与会领导和思政教师围绕着思政课教学和专题汇报展开了研讨。
殷忠勇在指导思政课教学时强调,要围绕“知、信、行”有机统一的育人目标,系统构建教学闭环。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一要注重以案例解析引发共情共鸣,积极运用社会热点、身边事例,以真实故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二要善于在释疑解惑中触发共识共融,直面学生思想困惑,通过平等对话与理性辨析凝聚价值认同;三要在比较冲突中实现共建共生,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中明辨方向、坚定信念,将所学所悟转化为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对思政教师提出“三个更好”的具体要求:第一,更好开展学情分析,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认知规律与发展需求,增强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第二,更好结合医药特色,深入挖掘仁心仁术、医者担当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第三,更好利用校史校情,将学校优良传统和校友事迹转化为生动教材,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与使命感。

院长殷忠勇讲话
陈国忠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他要求思政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牢牢把握两个关键着力点: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功底,着力推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深度转化。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的简单传递,而要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与认知规律,善于发现并深挖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的困惑与难点,优选案例,以案例释惑,实现理论的深入浅出,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让教学内容真正入脑入心。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改革,全面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勇于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单向灌输模式,积极引入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式,落实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与主体意识,推动课堂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向师生“共同构建”生动转变,让课堂真正成为思想碰撞、能力提升的活力场域。

党委书记陈国忠讲话
本次集体备课会,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为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把脉开方,充分体现了学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高度重视。下一步,学校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还将对思政教师开展全覆盖听课调研,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措施推进思政课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备课会。



